1.祥云火炬的制作材料是什么?

2.日志之祥云火炬设计全过程

3.奥运火炬是谁设计的?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者是谁_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者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发过程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祥云火炬技术资料: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制造,燃料为丙烷,重985克,长72厘米,燃烧时间为15分钟,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30厘米,外形制作材料和燃料均符合环保要求。

祥云火炬的制作材料是什么?

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名为“飞扬”,火炬外观突破传统火炬的封闭造型,用内外双层螺旋设计,红银双色渐变,看上去就像舞动的飘带一般精美绝伦,且极具动感与活力。

在构造上,飞扬火炬主要由外飘带、内飘带和氢气燃烧装置三个部分构成。火炬下方是充满中国元素的祥云图案,自下而上从祥云逐渐过渡到雪花的图案,最后奥运圣火在火炬顶端燃烧。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刻印在火炬中间位置。火炬外壳用了碳纤维和复合材料打造,碳纤维质量只有钢的1/4,强度可以达到钢的七到九倍。世界首创利用碳纤维和复合材料来制作火炬,具有耐高温、耐磨损、防水防污的特性,即便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触感也不会冰凉。火炬用氢作为燃料,氢燃料除了具有环保的特点之外,还能够保障火炬能够在极寒的条件下保持燃烧。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遵从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因为它是盘旋向上的,它生长感觉给比较像植物,生生不息,不断发芽,不断地在往上长。用红色和银色作为火炬主色隐喻冰与火,象征着火炬会给冰雪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象征冰火相约,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颜色选择以及手柄部位的祥云图案也代表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延续。使用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相同的配色以及相似的艺术元素是因为希望能够像夏奥会时一样向世界致以吉祥的问候,并展示北京丰富的奥林匹克文化。红色线条代表着长城、冬奥会滑雪赛道以及人类对于光明、和平和卓越的不断追逐。火炬手在交接圣火的过程中需要将两个火炬的“丝带”设计相连,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火炬燃料符合与北京奥组委力争举办一届“绿色高科技冬奥会”的努力保持一致。

日志之祥云火炬设计全过程

●祥云简介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于2007年1月正式发布。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祥云诞生记

2005年8月,北京奥组委开始了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

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

2005年12月8日,联想创意事业中心火炬设计团队工作正式启动。

2006年2月28日,联想创意事业中心提交方案,进入初评阶段。

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2006年3月16日,“祥云”设计方案从388件作品中进入前九名。

2006年6月1日,“祥云”进前四。

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

2007年1月,“祥云”方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祥云艺术和技术特色

艺术特色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技术特色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工艺上,为了适合各种体型和年龄的传递者,火炬要求尽可能轻巧,因此外壳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新闻,北京奥运会说吧)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可以在恶劣天气如阵风、大风、强风(每小时≥65公里)、雨(最大雨量为每小时50毫米)、雪和冰雹等保持燃烧,并且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可以被清晰识别,完全满足各种拍摄和电视摄像的要求。

外观轻盈的奥运火炬,拥有一颗奔腾的芯,火炬燃烧技术也是火炬上天入地的保证,尼奥运会进行了史上首次水下火炬传递—圣火由潜水运动员带到了水下,设计师解释说,火炬上装有特别设计的火焰舱,取化学方法使火炬不论在空气中还是水下都能产生火焰。

圣火登顶珠峰,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熄灭,作为奥运精神象征的圣火,永不熄灭自然成为最关键的要求,不论强风、暴雨又或大雪、冰雹,火炬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燃烧。依据国际奥委会要求,一旦火炬中途熄灭,就要用安全灯点燃,安全灯中保存着从希腊集的火种,但如果安全灯熄灭了,就得到希腊重新集。

已经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的中国,将圣火珠峰从技术角度分析并非难事,,北京奥运火炬在设计之初,就对火炬提出了苛刻的技术指标,不论是阵风、大风、甚至达到每小时85公里到100公里的强风,以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又或最低零下6度到最高45度的温度条件,都要保证火炬正常燃烧,由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将保证奥运火炬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高度,而此项技术则被视为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的核心机密,不曾外泄。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由航天科工集团负责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

祥云设计研发过程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

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为了让跨越五洲传递的奥运火炬能向世界传递千年华夏文明,设计团队选用带有中鲜明国文化符号特征的漆红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主题色。

因为中国盛产漆树,大漆的应用和漆器文化在中国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设计团队希望通过巧妙地将漆红色应用在“祥云”铭文、火炬把手和其它一些细节中,来传达热情喜庆、祥和内在的文化内涵。因此,怎样调出地道的中国漆红色,就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设计中反复斟酌的关键环节。

初选告捷后,联想设计师周兰和章骏、史晓岩几个人组成设计调整子团队,根据北京奥组委的反馈,做“祥云”奥运火炬的整体比例分析、整体造型调整和建模、红颜色的优化以及使用性的改进。

为了让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上半部云纹图样的漆红色能最完美地表现出华夏文明特色,周兰煞费苦心。那段时间,她不仅仔细研究了联想创新设计中心收藏的各种不同时期的漆器的颜色效果,还频频奔波于北京各处的漆器古玩市场,去图书馆翻阅了大量古代漆器的资料,从中寻找对中国传统的漆红色的最好感觉。带着这种感觉,周兰开始调制色板。每块色板调出来以后,她都要在不同的灯光下比较色板在不同场景下的视觉效果。为了弄清不同色板呈现效果的细微差别,周兰就拿着色板两两比较,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调制了三轮共计十八块色板,周兰终于调出了十足中国味的漆红效果。周兰还建议把火炬手握部分喷上漆红色的橡胶漆,这样不仅增加了火炬手使用时的触感,还使最终的祥云火炬上下都洋溢着东方文化细腻宜人的感受。

设计调整子团队在火炬上下两部分的比例是1:1还是黄金分割更好的问题上也煞费了一番心机。联想创新设计中心设计战略总监仇佳钰多次参加设计调整子团队的讨论,用纸卷来模拟不同比例的呈现效果,反复征求大家意见。调整到黄金分割比,火炬看起来似乎是更优雅了一些;但是上下平分的比例更符合强调阴阳平衡、中正大气的中国式审美。团队最后还用铝材分别做成黄金分割比和上下比例是1:1的手板反复推敲,大家觉得还是上下平分的比例更符合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整体所体现的鲜明华夏文化特征。 !!

奥运火炬是谁设计的?

7月19日下午,在北京奥运火炬接力青岛站联想新闻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副总裁、奥运火炬设计组组长姚映佳亮相,讲述了祥云火炬诞生的过程。作为祥云火炬的总设计师,姚映佳细数祥云火炬设计过程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一年多的历程,跟每个妈妈十月怀胎历经的艰辛一样,所以姚映佳说:“祥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都是让我骄傲的作品。”

 ■一点灵感

 一张纸卷成就祥云

 一届奥运会的火炬,由一个商业公司的团队来设计,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联想的34人设计团队,成就了“祥云”这个经典的奥运会火炬形象。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方案征集是取公开征集和定向征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当时联想也收到了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发来的邀请函。姚映佳透露,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也就是2001年,联想的这个团队曾积极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不过他们的会徽设计方案没有被纳。

 错过了会徽,他们后来又参加了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祥云”的诞生过程长达一年多时间,但事实上,设计团队寻找灵感时并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我们最初的方案里就是祥云,一开始大家就都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姚映佳说,2005年的11月,在北京近郊的一个山庄里,联想设计团队的87名设计精英分成几个小组,讨论设计奥运火炬。当时,女设计师仇佳钰的方案让大家眼前一亮,“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张纸卷,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纸卷起来就是个火炬的模样,再就是纸是中国的四明之一,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内涵。”姚映佳回忆着当时的情况。后来,这个纸卷造型,成了祥云火炬的雏形。

 ■两次遇险

 祥云曾经差点夭折

 从纸卷雏形的出现,到形成“祥云”的最终方案,联想的这个设计团队遇到过不少困难。姚映佳说,其中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工艺上的,蚀纹和着色是制作‘祥云’的两大难关;另一个方面则是创意上的,特别是对中国元素的取舍。”

 “祥云”尽管很快得到了联想设计团队的认可,但在奥运火炬的评选过程中,却并非一帆风顺,曾经有两次险些夭折。姚映佳透露,第一次出现在评选388进9的时候,当时有评委提出,祥云用的纸卷概念,与中国古话“纸里包不住火”不相匹配,这对联想团队来说就像是晴天霹雳。好在,后来构思出来的云纹概念拯救了这个方案,“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这个方案获得了评委的认同,最后成了赢家。”姚映佳说。

 第二次遇险出现在评选9进4的过程中,设计团队试图做出火炬模型,但留给做火炬外壳加工只有六天时间,由于加工的过程并不顺利,走了很多弯路,导致当时只有一件火炬毛坯可以使用了,“如果再出现问题,那我们只能重头再来了,时间绝对不够了,的是,我们成功了。”姚映佳说。

 ■三种元素

 纸卷云纹加大红色

 事实上,当时联想的设计团队在上交方案的时候,也不只是祥云这一个方案,“我们当时交了三个,除了‘祥云’外,还有一个是‘凤凰’,另一个是‘长城’,也都是我们认为比较得意的作品。”姚映佳说。

 最终形成的“祥云”方案,现在已被公认为是一个经典的设计,姚映佳解释说,其实用最简单的说法来诠释,那就是两个方面的结合,“奥运精神,还有中国传统文化”。

 具体说到“祥云”的各个元素,姚映佳也一一进行了介绍。第一当然是纸卷,“纸是中国的四明之一,纸卷的概念不仅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第二则是云纹,“云纹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图案,但“祥云”的云纹更圆润,细节更现代化,组合更具有运动和升腾的感觉。”第三则是红色基调,“红已被抽象为中国的一种颜色,最后我们选择了这种大漆的红,因为这种红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张力。”

 ■对话姚映佳

 在祖籍传递火炬很激动

 7月19日下午,在北京奥运火炬接力青岛站联想新闻发布会上的姚映佳有多重身份,除了联想集团副总裁、奥运火炬设计组组长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火炬手。这次,姚映佳将在临沂传递火炬,由于他的祖籍就在山东,所以这次火炬传递对他来说也特别有意义,“我很激动,能在祖籍传递火炬。”姚映佳说。

 记者(以下简称记):作为奥运火炬手,听说你在火炬刚开始传递时有一些遗憾?

 姚映佳(以下简称姚):(笑),其实也算不上什么遗憾,当时我还不是火炬手,后来我又的成为了火炬手,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我一开始的传递地点是在烟台,后来改到了青岛,现在又改到了临沂,其实在哪里传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手握我设计的“祥云”火炬,可以传递奥运精神了。

 记:你多次提到了设计中的中国元素,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齐鲁文化有没有体现?

 姚:我的祖籍在山东,我也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山东人,齐鲁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最传统的组成部分,所以我想这已经渗透到火炬设计中去,在设计过程中,我一直想用最少的元素和最有特点的符号来代表中国文化,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中国元素理解为齐鲁文化。

 记:那么在你的祖籍,传递自己设计的火炬,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心情?

 姚:在设计祥云火炬的时候,我的孩子出生了,所以我把火炬和孩子都当作我最得意的作品,每当我看到祥云火炬,就会想起我的孩子,拿着祥云火炬,就像是抱着我自己的孩子的一样,到祖籍来传递火炬,让我觉得格外激动。

 记:青岛是个奥帆城市,来到这里,看到火炬传递,你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

 姚:这是一个特别美的城市,非常干净,跟我也很有缘分。这里要举行奥运会的帆船比赛,而我对于水上运动也是非常喜欢的,曾经去尝试过冲浪,结果崴了脚(笑),我希望奥帆赛能在这里成功举办,把奥林匹克的精神传向全世界。本版文/本报记者 崔恒亮

 姚映佳简介

 姚映佳,出生于黑龙江省鹤城市,现任联想集团副总裁,2005年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姚映佳毕业于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平面设计专业,于1996年加入联想,成为联想历史上第一位设计师。从工业设计处的成立,到工业设计中心的独立和创新设计中心的创立,映佳一直是联想工业设计领域的带头人。多年来,他不断在中国计算机领域引入创新的工业设计概念,在联想逐步建立起多文化、多专业协同的创新设计平台和立足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带着联想工业设计团队屡获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大奖。近年来,姚映佳一直活跃国内外工业设计界,担任着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美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等社会职务,并多次应邀在国际著名设计界大会/大赛上做专题报告或担任评委,向世界传递中国设计。

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 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祥云是很祥和、很和谐的形象,跟中国的哲学及整个奥林匹克精神也好,都能够很好的吻合,而且又能够非常好的表现出中国人自信、向上的精神状态。”章骏说,祥云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火炬要表达的主题上,也体现在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祥云模样的造型,及火炬的下半部分,我们都做了很深入的设计。” 姚映佳认为,云纹这样的一个符号或者这样一个纹样,已经从象征精神的符号落入寻常百姓家了,不管是建筑业、服饰、日用品等等,“而今天它出现的这种频繁几乎让我们忽略了它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 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对此,章骏说,“纸卷是中国的四明之一,可以说是传承文明或者传递文明的载体,刚好和我们的火炬要传递的精神相符合,所以我们选择了它作为传达和谐主题的载体。” 章骏说, 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科技含量达到了新的高度: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 章骏说,“祥云”设计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奥运会火炬用“祥云”图案来表达和谐主题;在工艺上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等方面,都体现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 章骏还表示,“祥云”设计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他说,“祥云”长72厘米,重985克,除了适合各个火炬手使用,适合媒体拍摄及饱含科技含量外,“祥云”的设计还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祥云”使用燃料为丙烷,这种燃料除了价格低廉外,这种燃料还有一好处——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除此之外,火炬外形的制作材料也都是可回收的环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