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奥运会感想100字
2.英国志愿者签证如何办理?
3.我是北京在校大学生,寒2月份去意大利,在那呆一个月做志愿者。我有护照,想自己去办签证,不找中介。
暑出国做义工准备如下:
1,护照:去户口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局申领,、户口本(正本、复印件都要,户口本只需复印首页和本人页)、照片4张(网络搜索一下护照照片要求,也可在领证的地方拍快照)。费用200元,领证时才交。申请后10工作日后领取,护照有效期10年;
2,持护照到前往国驻华领事馆申请签证。领事馆有领事区,例如江浙沪皖四省户口的属上海领事馆管辖,东北的都去沈阳领事馆,具体你自己查询一下;
3,签证需要相关材料,各国要求不同,有严格的、有宽松的。去工作的,一般要有对方同意接受你的函件。具体某个国家对中国大陆居民签证的要求,事先必须弄清楚,准备齐全了所有材料才去那里。否则首次拒签后,今后就比较难。
4,现金和都要准备。去附近的银行换外汇现金携带出境,但不宜过多。在银行办理外汇购汇还款,在国外使用后,自动按当天外汇牌价购汇后还款,你只要事先在银行账户里有充足的人民币就行了。中国银行的比较好,还有些与国外银行联名发行的卡则更好(本人出国用浦发银行与美国花旗银行联名发行的卡,觉得比其它卡好用多了)。
5,生活必需品不用太多,国外日用品通常比国内都便宜。
6,欧洲没有喝热水的习惯(咖啡除外),住的地方都没有暖瓶和煮水的东西。喜欢喝热水或泡茶的,带个小的电水壶。
7,事先了解前往国的电源电压和电器插座类型(欧洲有德标、法标、意标、瑞标等等),必须在国内买好相应制式的插座转换器,不然完全没法使用带去的电器。手机各国制式也不同,也要事先了解,只知道我们的手机在德国可以用,其它国家不清楚。
比较规范的国际义工组织举例如下:
1、埃塞克(AIESEC
):全球最大的由青年组织,提供了一个与全球不同背景青年人才交流、融合和共同工作的平台。埃塞克围绕中华文化传播、青年发展、HIV/AIDS 防治、社区或乡村发展、环境保护、语言教育等众多社会议题组织义工活动,让义工在全球化的团队中,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并在海外获得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深刻独特的人生感悟及跨越国界的人际网络。
2、格林卫中国:一家有着十几年专门从事各种国际志愿者项目和文化旅行经验的机构G
reenLion在中国的分支,与全球七十多家机构合作,发展满足青年人对“间隔年”需求的项目。格林卫的团队开展义工活动和文化旅行等项目,帮助青年人创造国际文化交流的环境。
3、Ger国际义工旅行。随着间隔年的概念在中国的传播,Ger提倡青年人选择毕业之际或者升学之际开始为期2-
6周的间隔旅行。Ger给青年提供一个平台,和全世界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做义工、学习、旅游,了解当地的文化,营造多元文化背景。
2012奥运会感想100字
嘿嘿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好了~我是在上海办的,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秘鲁祝中国大使馆或者参赞能给你签行,如果他们说香港能办的话你去那里也近些
给你一份当时我签证的清单,我是找旅行社办的,因为我打电话给使馆他们说不接受个人申请,必须要找中介签。 (最起码上海是这样的) 而且要面签 真搞不懂一毛地方防中国人跟防狼一样
1. 护照
2. 两张2寸彩照
3. 最近三个月5万的银行存款证明,和出具有国际支付功能的,并复印备份
4. 学校的英文准信,写清目的及旅游大概时间,费用谁来承担。
5. 客人要当场面试
6. 个人资料表(使馆的,中英文)
7. 亲属关系公证书
8. 接待方的邀请函。邀请函要写清时间,和行程。
9. 酒店订单(或者你志愿者住宿)
10. 飞机航班信息
总之,申请秘鲁签证是一项艰巨漫长的任务。。。尤其是非非商务性质的个人签证, 祝好运了
英国志愿者签证如何办理?
伦敦奥运猥琐的会徽我们可以忍;据说是按照风格设计的奥运志愿者工作服我们可以忍;苦逼的当免费劳力甚至倒贴钱工作10个、11个小时我们也可以忍,但在伦敦奥运会上,组织者和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运动员进行贬低和攻击,以及对自身工作中的漏洞和错误选择回避的时候,我忍不了了,有些事不说出来我难受。
先说说培训时的那些事。我当时是被选进了NOC/NPC Service小组,是最早拿到OFFER的一批人,我们小组也是所有奥运志愿者中最早进行培训的——2012年2月份开始,每个月有两次培训,每次培训时长5个小时,培训一直持续到2012年的6月中旬,最后有两个整天的驾驶培训和一天的场馆培训。期间所有的交通费,包括伦敦市内的地铁费用奥组委都不给报销。不仅如此,长达5个小时的培训,午餐或晚餐,都没有安排,只有最后两次,有媒体的参加,提供了简单的三明治,苹果,巧克力等。因为NOC service team主要负责国家代表团领导的接待和陪同工作,所以培训内容从运动员接机注册到开幕式到赛场等等环节都有所涉及,这样我们组对整个奥运的组织工作有比较多的了解,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借鉴的北京奥运,常能听到的一句话——08北京奥运的时候是怎么怎么做的,什么什么问题是怎么处理的。
第二次培训时,Team leader告诉大家,工作任务还包括驾驶,需要有英国驾照,心想,接待的都是重要的运动员和官员,这要是开车出了事谁负责——果然6月初的驾驶培训(主要是熟悉路况和专用的奥运线路),第一天就有人出了,后来第二批人培训的时候,会有教练跟车做安全评估,刷下去了一批人。虽然已经在英国开了一年半的车,但因为自己的停车技术很差,就跟组长反映了,组织居然还是给我安排了配车,还说不会有太多机会停车,每辆车都有专用停车区域。代表团的接待车辆是BMW 3系手动挡,每辆车的周租金是3000英镑,约和人民币3W,这么多钱其实买的就是个各个场馆和奥运村的通行证及停车证,而且不含伦敦市内昂贵的停车费,英国的汽车本来也不贵,几个星期的费用能买辆新车了。不知道其他小组的情况怎么样,但是NOC team里基本都是大叔大妈级的人物,有不少人不熟悉手动档,那天跟我一辆车的总共4个人,每人开一个小时然后换人,那天的经历我只想用四个字形容:“惊心动魄”:转弯的时候低头挂档,高速公路上还用2档等,但教练最后只说了句“还要练习”,居然还是让他们通过了。
6月中旬离奥运开幕还有1个月左右,最后一次驾驶培训,去了奥运村及各个比赛场馆,当时奥运村绿化还没弄好,场馆周围在修路。7月17日,运动员第二天就要入住了,奥运村里的床铺居然都还没有安装妥当,找了很多人加班加点的拼床,连续两天都是早上9点干到晚上11点。比赛开始后,大多数event service的志愿者日工作时间超过11个小时,早班4点多就要起床,7点多在场馆听组长briefing;晚班最晚要到凌晨1点多,超出正常工作时间2-3个小时。欧洲人都很会安排工作时间,现在面对免费劳力就是这个用法?奥组委的组织和筹备工作进度缓慢,凭什么让我们这些志愿者拼了命地工作来替你买单?而且很多志愿者还是年纪偏大的大叔大妈,他们可都是您自己的国民,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外国志愿者都看不下去。
再来说说志愿者的待遇。伦敦奥组委不提供住宿,这很正常,大型活动很少有为志愿者提供住宿的。伦敦平时一般房子的周租金约150英镑,约1500RMB,到了奥运期间,租金基本是翻倍涨,伦敦人不会管你是志愿者还是游客,于是就有志愿者组织去公园搭集体帐篷。交通方面,伦敦给7W名志愿者发放了伦敦的公共交通月卡,可以乘坐伦敦1-6区的公共交通,但捷运线和火车费用要自己付。我特意翻出2010年5月份招聘奥运会志愿者的宣传手册,上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写着,奥组委会承担伦敦至纽卡,曼城等co-host城市的火车费用,始发站或终点站是以上几个城市之一,奥组委可以报销。到了2012年6月份的时候又说不给报销了。因为伦敦市区住宿费比较贵,还有很多人选择住在伦敦近郊的小村庄,结果就是每天去伦敦奥运上班的火车票要自己掏腰包,还要早早起床避免迟到。更无耻的就是工作不满5个小时,不给饭吃,还能更无耻点吗?至少曾经参加过活动的主办方没有比伦敦奥组委更贱的。
志愿者的选拔工作进展缓慢而且很不地道。当时报名总共是13W人左右,最后录取约7W人。2010年10月网申结束。到了2011年3月前后开始发放面试邀请,面试组把英国分成十几个区域,然后在每个区呆半个月至一个月。我本来是4月在曼城地区面试,后来因为个人原因要求换到了6月份的北爱尔兰,在北爱首府的女王学院参加的面试。面试过后就是漫长的等待,2011年12月收到OFFER,很多人12月时的状态还是under review,他们每隔几个月就会收到伦敦奥组委的邮件,说一大堆客套话,说没有忘记大家,让大家耐心等待Bla,Bla,Bla...后来我从一个面试组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奥组委把所有参加面试的人分成了两个梯度,2012年初没有拿到OFFER的人,其实是上了替补名单,防止有人最后退出,人员不够分配。到了5月底的确是有很多人退出了,造成这个结果的罪魁祸首也是奥组委——奥组委不为国外志愿者申请签证提供帮助材料,还很二的规定志愿者所持英国签证必须超过2012年11月8日。奥运和残奥赛事在9月中旬就结束了,可是为什么要求志愿者的签证要到11月8日之后?答案:英国给所有外国运动员的签证有效期到11月8日。这是什么逻辑?志愿者的签证和运动员的签证有关系么?我对这个问题疑惑了很久...5月份,很多人培训都参加完了,但是还是被强制退出了,让那些从巴西,南美等地坐飞机来参加培训的志愿者情何以堪。然后奥组委发现人不够用了,又进行了一轮替补名单里的电话面试,距离奥运开始还有不到2个月,还在组织面试...甚至到最后,有些人没有面试,没有培训,直接就上岗了...奥运赛事频繁出现误判,不得不让我怀疑,是不是连裁判都是临时找的业余裁判?一直到比赛正式开始,居然还有人的状态是under review, 本来可以早早订机票,期做别的安排,但就这么被奥组委一次次的玩弄。
除了伦敦,英国其他地区和城市,几乎见不到奥运的任何宣传,甚至我英国同学和朋友还问我奥运开幕式是几号。举两个真实的例子。7月底我乘当天最后一班地铁回住处。由于是一场比赛结束不久,地铁上人特别多,其中有一站下的人也很多。有个估计20岁左右的英国盲人女孩,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地下车,爸爸(看年龄猜测的)走在前面,面对面拉着女孩的一双手,女孩子两边是亲人搀扶着。走到一半,地铁门关了,把她爸爸夹住,而且更坑爹的是门没有自动打开,情急之下周围的游客一起把门拉开。当女孩意识到发生什么时,靠在爸爸的肩膀上,很伤心,家人在一旁安慰她。当时我身上挂着工作证,身旁一个英国人问我觉得这次奥运组织得怎么样,我没有回答(其实当时在思考这种尴尬的情况该怎么为奥运辩护,不至于太难堪,毕竟自己也是奥运的一份子)他看我不回答,很大声地对我说,他和他的朋友们都觉得这次的奥运,一个词来形容,就是SHI.T。此外是在驾驶培训上,车载GPS每次开启都要从指挥中心下载最新的路况地图,当时系统还没设计好,导致各种绕路,加上对伦敦路况不熟,我开到了一个小区里,教练紧张地说,赶紧把车开出去,别呆在人家小区里,伦敦很多人都对这次奥运很反感。既然国民不支持,国家经济不景气,当初为何又要申请承办2012年的奥运?
听伙伴说起,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和韩国选手并列银牌,居然颁奖升旗时国旗一上一下。颁奖的升旗高度代表了名次,即使出现并列也应该是放置在一侧,并排升旗,难道英国办了3届奥运连这个传统都不懂?给出的解释——没有足够的空间并排。银牌出现并列没有铜牌,即使并排也只有三面国旗升起,为什么之后再发生排名并列的时候就放得下了。对于为何韩国国旗在上,中国国旗在下的解释——按照运动员首字母排名,中国靠后。曾经在比赛开始之前,参赛国代表在伦敦开会,两个正处于战争时期的国家国旗被弄反了(不是韩国和朝鲜),后来在会议开始之前被人发现,改正过来了,之后安排的一次培训,就是认识各个国家的国旗以及字母缩写,包括运动员,开幕式国家代表团出场顺序等等,培训时讲的很明确,是按照国家首字母的顺序来排序,可实际比赛到了颁奖就变成了按照运动员的首字母来排序了,而且那次培训还特别强调过要注意几个关系紧张国家的国旗千万不能弄错,这其中就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中东地区,非洲的一些国家,按道理说,韩国和中国目前的关系,奥组委首先应该考虑避嫌。这几天,韩国和朝鲜的国旗弄错就至少有两次。要不是英国人弄小动作,就是当班的Team leader脑子里有屎,莫非真是土豆吃多了,吃傻了?
叶诗文破记录夺金,被媒体拿着话筒问是不是服用了。真心觉得可笑,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以注重自诩,现在却如此不顾“绅士”颜面的在中国运动员身上泼脏水,损害我们运动员的名誉。叶诗文检测通过了,又改口说叶诗文是基因改造过,学术报刊居然还发表文章论述叶诗文破记录夺金的不现实。
再然后发生的一件事就真的不仅仅是愤怒那么简单了。前两天的消息,羽毛球女双的八名选手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中国,韩国的两个组合,印尼,都是羽毛球强国。说是为了增加观赏性,这届伦敦奥运把羽毛球女双规则改成了小组赛加淘汰赛。有很多童鞋发了帖子详细解释说明了新赛制,凭心而论,或许,我是说或许,国际羽联真的是出于让平平的选手也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多亮相几次的目的才有了新赛制,但我只想问一个问题:因为一组的比赛结果,导致其他组的选手争相输球,您还会认为新赛制是成功的吗?羽联把女双当成团体赛了?团体赛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代表队,在一个国家有两队参加同一赛事的时候搞小组赛,除了本次奥运会的羽毛球女双,恐怕也很难再找出其他比赛了。为什么中国的传统强项,近年来规则总是一改再改,那些什么什么国际联合会制定规则的时候有没有征求羽乒强国的意见,为什么当比赛出现了问题,最后都是运动员个人承担责任。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羽联还义正言辞的说新赛制获得极大成功,我想问,没有屁股制定出来的规则,你们现在还有机会开这个发布会吗?难道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你们就没有责任?就算是小组赛赛制如果8场比赛同时进行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样说来是不是国际羽联是不是也有责任,是不是应该解散国际羽联,至少也应该一并处罚制定新赛制的几个理事,然而处罚决定是取消4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这么多届奥运会,除去因为,似乎没有比这次处罚更严厉的了,你们在下这个决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对运动员会产生什么影响?四年的努力,一个运动员的青春有多少个四年?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尤其是中国的运动员,也许名次和金牌真的就代表了一切。说中国运动员消极比赛,看看欧洲足球赛场,小组赛里踢默契球的还少吗?不是我硬把羽毛球和足球做比较,你们把赛制改成和足球一样,但足球赛事里会有英国一队,英国二队?会有某俱乐部A队,某俱乐部B队出现在同一个联赛的小组赛里吗?我们想包揽金银牌,怎么了?!参加比赛的选手和国家,哪一个不想多拿奖牌?!再后来羽毛球女单季军比赛中,汪鑫退赛,不知道原因的可以自己问度娘。
看了羽毛球女双取消比赛资格网上大家的评论,很伤感,居然还有很多国人叫好。咱们的同胞在异国的赛场上搏命,被人欺负了,国家不肯出头,大家还一个劲的拍手称快,这些人都是什么心态?难道真是鲁迅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弱国国民么?如果你自己是当事的运动员会不会觉得心寒,以后还会有人愿意代表中国参加国际赛事吗?从什么时候起?中国变得如此不团结?每个人都是埋头做着自己的事,不关心彼此,移民的移民,捞钱的捞钱。那天在赛场,看到屏幕里放着国际羽联取消中国运动员比赛资格的新闻时我真的哭了。
之后又发生了乒乓球选手丁宁被S.B裁判几次误判,真的是误判么?还是裁判本身水平问题又或者针对中国?为什么这届奥运裁判们对中国队的判罚如此严厉?憋了4年,可算是逮到机会了,难为伦敦奥组委,什么什么联合会还有西方媒体了。看看那些媒体和部分观众的嘴脸,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君子是伪君子,小人是真小人。可能有人说,最后金牌都是中国的,没错,金牌的确都是中国的,可是对于运动员个人呢?你能想象在中国做一个职业运动员作出的牺牲和付出么?因为不公平的待遇错失或许本来属于自己金牌,换做是你,你会怎样?
我原以为自己已经过了愤青的年龄,在赛场,听到英国人不屑的谈论中国夺得首金时还是会愤然。似乎这么多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没多大改变,还时常处于被发达国家“强.暴”的位置,然后,突然有种很烂俗的感慨——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浮云。
就事论事,英国奥运办的像屎,但是一起工作的伙伴人都很不错,大家相处很愉快,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英国人,很慈祥,很热情。记得曾经在某个英国小镇迷了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了近两公里的路,把我带到目的地,加上英国的历史感和自然风光,还是很值得一游的。
伦敦,你赢了,这届奥运注定会被世界铭记。最后用两个字形容下本届伦敦奥运:呵呵。
PS:以上内容都是我的真实经历,部分内容是其他志愿者工作组的伙伴转述。
其实写这个日志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贬低谁,或者是为谁辩护。体制问题不是我要讲的重点,是个正常的中国人都知道咱们的国家现在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日志里说了那么多,其实就两件事——1.伦敦奥组委颠三倒四,很不靠谱;2.不说对国家宽容,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我们运动员宽容一些,他们要顶着国家和领导的压力、不公平的判罚进行比赛,再没了国人的支持,那奥运会对于中国人来说,真就没什么意思和意义了。不管最后是否能夺得奖牌,尽力了,他们都是英雄。大家也不要上升到,东西方思想文化矛盾的高度...就当成是吐槽贴吧...-.-lll
之前遇到很多事情,很多观点可能是比较偏激,但如果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在赛场亲耳听到外国人对咱们国家说三道四,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8月7日记:看了一些大家的评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回复,就找几条问的比较多的回复下吧。不少人说,如果志愿者这么苦逼,为啥还要参加。我不是神仙,我无法预知未来,负责任的说,如果1年前我就知道伦敦奥运是这个二样,我绝对不会报名参加的。另外我介意的也不是志愿者待遇差,而是奥组委赛前培训承诺过的很多事,到了比赛正式开始又成了另一个说法,伦敦生活费本来也高,火车票费用所占比重真没多少,这是一个诚信问题,难道会有人被放了鸽子还高兴的吗?
很多人非要拿伦敦奥运和北京奥运做比较,说当时08年浪费了多少多少纳税人的钱,有怎样怎样的问题,是不是有转移话题之嫌?我不否认中国当前体制的问题,可这些真心不是我这篇日志的重点,貌似我说的是一个公平问题,那按照各位的逻辑让裁判做到公平判罚要花很多钱?伦敦花钱少,所以出现各种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请恕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无法理解。
还有人留言说伦敦奥运并不是针对中国,认为是针对中国的国人反而体现了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也希望,真的希望奥运会和政治无关,也许某些国家还把体育赛事当成政治任务,但至少作为裁判应该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运动员都能一视同仁,统一标准,为自己的职业和所有参赛的运动员负责。人非圣贤,一次,两次或许真的是误判,然而三次,四次误判发生在同一个国家的运动员们身上呢(而且有些判罚,说真的很明显也很牵强)?不得不让人反思,这些反思也是见仁见智,每个人经历和背景都不一样,没必要因为意见相左就互相侮辱。
还有些人,你们喷国家体制,喷国内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OK,我挺你们,但是能不能别见什么都喷,运动员也是咱们的同袍,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家体育制度的受害者,毕竟能得金牌的运动员是少数,看到自己国家的运动员在异国的赛场受到伤害,言语中没有安慰甚至还流露出快感,有这种心态的人也请恕我实在不敢苟同,我只想说:您真的病的不轻。
今天看吊环比赛后的访,陈一冰强忍着泪水,最后还是哭出来了,这样的镜头,仿佛应该不是第一次了,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还是那句话,中国的健儿们,不管名次如何,你们都是英雄
我是北京在校大学生,寒2月份去意大利,在那呆一个月做志愿者。我有护照,想自己去办签证,不找中介。
资金证明,就让对方出阿。就是你说的对方提供住宿和每周75镑。这不是很好么。
原件的问题,如果大使馆有疑义,他们自然会打电话回去核实。你应该也是英国回来的,75镑一周还不够啊。但是最好能让那边的组织出一个函,哪怕是e-mail,confirm给你提供住宿和75镑的周薪。这样就没问题了。
我们公司给出国的同事办理工作签证一般都是对方提供工资的证明就可以了,不用我们这边员工出自己的资金证明。
办理护照的一般程序为:
1.携带本人或者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公安分县局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中国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审批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2.填写申请表。
3.提交申请。提交申请时必须携带下列材料:
本人或者户口簿原件和户口簿首页、本人资料页、变更页及的复印件。
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原件。
符合要求的彩色照片一张。
4. 领取护照。
当地出入境管理处受理申请后,审批、制作和签发护照的时间是14个工作日。领取护照时,须携带本人或者户口簿、领取护照《回执》和200元工本费。
办理护照具体程序为
中国公民申领因私普通护照须向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其 (一般程序是):
(1)领取出境申请表:
本人(或委托亲友)到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的出入境管理部门领取《中国公民出境申请表》时必须携带以下材料和证件:
①户口簿;
②或其他户籍证明;
③工作证(退休证);
④与出境事由有关的相应材料(邀请信,担保书等);
⑤介绍信。
(2)填写《中国公民出境申请表》:
①填写前,首先要仔细阅读表格内的每项内容以及填表须知,如有不明白处要向入 境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询问或通过有关咨询服务机构帮助填写;
②申请表格必须用钢笔填写,字迹要端正、清楚,不能潦草或涂改;
③此表一式四份,必须全部填写,且每项内容必须一致;
④表格的右上角印有申请编号(四张表编号是一致的),申请人必须牢记,以便日后 查询;
⑤标题后的括号内应填写本人申请前往国家或地区的名称;
⑥“户口所在地”的公安局和派出所的填写,必须与本人户口簿内的记载相一致;
⑦申请表内各栏填写的要求。
“姓名”一栏,申请人的姓名必须与本人和户口簿上的记载相一致,必须用标准 汉字的正楷书写,不得任意更改姓名,也不得填写别名。 “外文译名”一栏,必须按照本人汉语姓名的普通话读音的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书写 时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不得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连在一起写;复 姓连 写,但也必须和名字分为两部分书写;少数民族语姓名,须按照民族语的读音,用汉语拼 音字母名翻译转写;如有的申请人姓名有其他拼写形式,可以申请加注在备注页中。
“号码”一栏,应根据公安机关颁发的本人正式内的号码填写,不得填 写临时内的号码。没有申领过居民的申请人可以不填写此栏或填写”无”。
“出生日期”一栏,须与户口簿和中记载的出生日期(包括年月日)填写一致。
“出生地”一栏,须与本人户口簿上的记载一致,出生于中国的,填写出生地的省或 自治区,直辖市,或香港,澳门,台湾;出生于国外的,填写出生国的中文名称。
“籍贯”一栏,必须与户口簿的记载一致。
“民族”一栏,必须与户口簿上记载一致。
“婚姻状况”一栏,必须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填写“已婚”,“未婚”,“离婚”和“丧偶”四种情况之一。
“文化程度”一栏,按照本人最高学历填写。
“政治面目”一栏,须按本人实际情况填写“群众”,“团员”,“党员”或“某民主党派”等。
“工作单位”一栏,须填写本人工作或学习单位的全称。没有工作单位的可填写“ 退休”,“退职”,“退学”,“待业”等。
“职务”一栏,须填写本人现在所担任的实际职务,或本人所从事的职业。
“职称”一栏,应按照有关部门实际评定的本人专业技术职称填写。没有经过评定职 称的,可不填写。
“地址”及“电话”二栏,无论是工作单位的地址电话,还是家庭住址的地址电话,都必须填写详细地址,包括区,县,乡镇,街巷名称,门牌号码 ,邮政编码等。 “本人简历”一栏,须填写从上小学开始的主要学历和工作经历,包括起止年、月、单位名称和本人职务等,要连续填写到填表日期止,中间不得有时间间隔或中断。
“出境事由”一栏,根据本人要求出境的实际理由和邀请信的邀请内容填写“探亲”, “访友”,“旅游”,“定居”,“留学”,“研修”等。
“单程或双程”一栏,除出国出境“定居”者应填写“单程”外,其他出国事由者,均应填写“双程”。
“偕行不满16岁的儿童”一栏,如大人和儿童共同申领一本护照的,须填写此栏。 分别申领护照者,则无需填写。
“在境外期间的经济担保和经济担保人情况”一栏,须填写担保人的姓名,年龄,国 籍或籍贯,与本人关系等。
“自费留学就读学校”一栏,填写前往国家留学就读的学校的名称(全名)。
“留学生类别”一栏,应根据本人出国学习的性质填写,出国读语言的填“就读”,读专科学校的填“专科”,读大学或接受大学以上教育的填“留学”。
“所读专业”,“所读学位”,“学年”,“开学日期”几栏,申请人应根据国外(境外) 校方所发的“入学通知书”规定的有关内容填写。
“国内外主要亲友”一栏,国内亲属主要指直系亲属和